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83节

自然,虚报乱报的也有,所以这便出了督查一职,会在之后去巡查此事。

渐渐地,江浙闽这一带,在遭受倭寇海贼之后,才有了统计总的损失这一项。

汪大人道,“江苏一地的奏报是直接送往了金陵府去给了陈焕之,浙江的倒是已经送到了本官这里来。”

陈焕之乃是两江总督,在打击倭寇海盗上,总是没什么作为,倒还喜欢给汪秉直使绊子。

他的上位乃是因为朝中为开埠和禁海之事吵嚷不休,皇帝并不能一意孤行,故而为了安抚禁海一派,派了禁海派的陈焕之任了两江总督。

自然,这个陈焕之在别的方面也的确是个人物,只是在用兵上面,就很不如了。

汪大人这般说,自然是直指陈焕之的意思,季衡是皇帝最信任之人,汪大人是很想他去对付陈焕之的。

季衡也知道两江和浙闽分开来,实在是非常有碍政令下达,于抗击倭寇不利,但是,要是两江和浙闽的兵权都集中起来,也实在是容易让汪秉直权利过大。

季衡没有对陈焕之之事做评判,只是说要看看各地的上报,汪大人便直接拿给季衡看了。

季衡看后沉吟良久,对汪大人道,“不知大人是否已经将上奏皇上的奏报写好了。”

汪大人道,“还不曾。我正好要同贤侄商议此事。”

季衡也不推脱,两人便商量了如何写这封奏报的事情,季家村之难,已经由飞鸽传书传上京了,恐怕京中是引起了轩然大波的,但是正式奏折不一样,是否要详写季家村之难,或者只是一笔带过,这是有讲究的。

汪大人在这事上并不想自己做主,汪大人胸中有着自己的丘壑,面上其实是个十分会做官的人,和谁都不会直面闹矛盾。

经过商议,季衡觉得简单写一下季家村之难就罢了,并且是直接将季家村之难和倭寇海贼造成的其他地方的百姓的伤亡以及损失写在一起,这样并不显得季家村之难有多么特别。

季衡知道,即使这样写,也是可以达到引起朝廷关注的目的的,又不至于让季家太出头。

毕竟让人不断讨论此事,倒是只会让那些被倭寇抓走的季氏一族的女人们难堪,对救回他们和打击倭寇没有什么帮助。

汪大人于是就按照季衡的意思,两人商讨着将这封奏折写好了,便让八百里加急送上了京城。

季衡这时候才又同汪大人讨论了在别的地方增设造船厂和火器厂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